琴童小故事:海頓的舊鋼琴
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的經歷,和很多音樂家都不一樣,他出身貧寒,學習音樂
的條件非常艱苦,6 歲才開始學習小提琴,還是因為教會合唱團的指導老師看中
了他的天分。他從學習唱彌撒曲開始正式學習樂理,而到了 17 歲的時候因為變
聲,他又被解雇了,只能靠教孩子學音樂為生,幾乎流落街頭。還好,在朋友為他租
來的閣樓上有一架舊鋼琴,海頓就在這架鋼琴上勤奮自學,“每當我坐在那架破
舊的、被蟲咬壞了的哈普西科德旁邊時,我對***幸福的國王也不羨慕”。***終,
這架舊鋼琴成就了海頓,他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并長期擔任宮廷樂長,
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早期代表。
學琴的***的佳年齡是幾歲
依目前國內的鋼琴教育現(xiàn)狀,4 歲是一個比較適中的選擇。當然,依據孩子
的具體狀況,家長還可以自行調整。
孩子兩歲生日,爺爺奶奶送了他一架很不錯的鋼琴做禮物,當鋼琴抬到家里
的時候,我才接到他們的電話,退都不可能了。這也太著急了,我理解老人望孫
成才的心,不過,兩歲也太早了吧,他的小手連拿東西都不太穩(wěn),怎么可能有彈
琴的力量。
40
老人的理論是,先讓他玩起來,哪怕瞎彈也是一種熟悉是不是?再說,朝夕
相處,他和鋼琴會養(yǎng)出感情,會覺得每天都練練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不比到
了 4 歲正式送去學琴時還要培養(yǎng)各種習慣好?但我覺得這樣不太對,恰恰相反,
萬一瞎玩玩出錯誤的習慣呢?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兩歲多的時候,
你給他立規(guī)矩他也沒法遵守啊。而且,我們家里又沒有人懂鋼琴,萬一養(yǎng)出什么
錯誤的習慣來到時候要再糾正可就遲了。
現(xiàn)在,我和老人各執(zhí)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老公夾在中間也沒法判公道,
他勸我說,反正老人送琴來也是好心,不如就擱著吧,別讓孩子玩得太厲害,就
熟悉一下唄。我覺得這樣做我蠻擔憂的,不過,這中間究竟有什么道理我又說不
清,只能來請教老師,在正式送他去老師那里學琴之前,鋼琴比賽,能夠讓他和鋼琴這么隨
便玩嗎?孩子幾歲學琴***的合理?有什么科學理論依據嗎?
從美國回到中國,在不同城市的鋼琴學校講課,接觸過數不清的琴童和家長,
也碰到過不少讓我啼笑皆非的事情,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家長帶著兩歲
多的孩子來要求學琴,說是孩子樂感特別好,不早早開始怕耽擱了。看著剛學會
走路的小孩和家長急切的臉,我在表示理解的同時,也非常認真地告訴家長,太
早了! 也碰到過有些開始不著急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早早就開始學琴,也
著急了,于是,原定 5 歲學琴的提前到 4 歲開始,原定 4 歲開始的,3 歲半就送
去上課。究竟幾歲開始***的合理,有明確的標準嗎?
這個問題如果你用中文搜索引擎搜,答案會是 4 歲。但上英文的網站找,外
國人的回答會是 6 到 7 歲。我本人是 4 歲開始學琴的,所以主觀上我贊同前者。
客觀上,我也贊成 6 歲開始學,因為 4~6 歲是***能培養(yǎng)良好的手指機能的年齡段。
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是先上幾節(jié)集體大課,再開始上一對一小課的經驗。
不過,3 歲是有點過早。我 3 歲跟著爸爸學小提琴,與其說“學”不如說“模
仿”,一切靠本能的記憶和模仿力,但對五線譜怎么都不明白。一過 4 歲生日,
媽媽說我立馬“開竅”。7 歲開始肯定是偏晚的,因為這時孩子的手已經基本發(fā)
育完善,再鍛煉缺乏力量。看看音樂史的上那些著的名的鋼琴家,不管是歐美的還是
亞洲的,學琴的時間都集中在 4 歲前后。至于是不是一到 4 歲就馬上學,那還要
因人而異。
正前言
前言
我是一個選擇不要孩子的女人,因為我不敢面對做母親所必須具備的無私、
忍耐、忘我的奉獻精神和一輩子無止境為孩子操心的決心。為人父母不容易,鋼琴,為
人父母太偉大。雖然我不是母親,或者正是因為我不是母親,我對天下千千萬萬
的父母充滿著由衷的敬佩!
因為我的職業(yè),我在國內遇見過許許多多的琴童和他們的家長。從南到北,
從大城市到小縣城,從博士***到藍領工人,無一不讓我看到了中國的琴童家長
對孩子學習音樂的無私奉獻,對孩子成功未來的迫切期待,和對孩子“該如何學
琴”的迷茫、困惑、不解,甚至于掙扎。每到一處,鋼琴教學,家長們(90%是媽媽們)都會
有很多問題問我。有的問題很有思想,耐人尋味:“我的女兒性格很內向,學音
樂能幫助她開朗一些嗎?”“學鋼琴真的能讓我的孩子更聰明嗎?”……有的問
題讓我啼笑皆非:“我的兒子想做下一個郎朗,每天練幾個小時琴他就能做到?”
“孩子不肯練琴,我們就打,是否不該打的手?”讓我***的難忘的問題是:“茅老師,鋼琴搬運,
你考過了鋼琴 10 級嗎?
問題是沒有對錯的,但答案就不同了。對待每一個問題我都盡我的全力來找
一個負責、真實、不落俗套和沒有廢話的答案。琴童家長問我問題是對我的信任,
我要對得起這份信任。一直想找個機會把這些問題和答案都記錄下來,希望家長
們能通過這些話題意識到自己的困惑并不單一,孩子的缺點也并非偶然。
感謝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通過這本小書,和眾多家長
能不出家門就促膝長談! 我要在這里可能是第的一百多次地向本書策劃耳爾說謝
謝;你我認識雖是偶然,但互相欣賞卻是必然。你是少有的幾個真正懂我的人之
一,這本書就是***的好的見證。本書的責任編輯張俊,她也是一位琴童的家長,謝
謝你慷慨地給了我這么多心得和啟發(fā)。我還要謝謝特的約編輯安瀾:為了我們無數
次的夜間電話會議,無數次的互相啟發(fā),和你無限的才能!
本書闡述的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和見解,雖然未經嚴密的科學推理或***論
證,但充滿了我對家長們的理解和對孩子們的關愛! 人生之路看似漫長,卻又短
暫,時而平坦,時而曲折。音樂確是一份永的久的依賴和寄托,不分貴賤,不需語
言,不會過時。祝愿每一位琴童能快樂學琴的,幸福成長,享受音樂,領略到人生
的五彩繽紛。
茅為蕙
我有一句話一定要強調:業(yè)余可以,隨便不可以。
去各地巡回教學的時候,我也不止一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說法。剛開始學琴的
時候,一些家長就把觀點傳達給老師,同時也傳達給孩子了,他說:“我們是隨
便學學。”我要說,沒有抱著非常功利的目標送孩子學鋼琴,這很好。但“隨便
學學”這四字卻是絕的對錯誤的態(tài)度。
業(yè)余,不代表可以隨便。的確,很多家長送孩子學鋼琴,只是為了陶冶情操,
事先就想好了不走***道路。但家長起碼要保證,在孩子學琴的這幾年中,學到
的知識是正確的,培養(yǎng)出的習慣和性格是可貴的。
我接觸過的老師和家長中,如果僅僅是家長有這種錯誤態(tài)度,尚且可以通過
老師來糾正。但若是老師有這種心理,害處就更大了。每次觀察到類似的錯誤觀
點,我都一定會在課后和老師***認真溝通。比如,小孩子上第1堂課,老師就
問:你今后想不想走***道路?這是絕的對不成熟和不***的。這時老師的潛臺詞
可能是如果你想走***道路,我們就高標準嚴要求;如果不想走***道路,那就
隨意學學,無需認真。這種把業(yè)余和隨便等同的觀點,我們一定要盡全力來消除。
波蘭著的名的鋼琴家簡·帕德雷夫斯基說過這樣的話:“學習技術必須耐心、
刻苦,并持之以恒;沒有技術,藝術就不過硬,就沒有風格,沒有特性。練習曲、
音階、琶音、和弦等都是非常貨真價實的,不能騙的人?!?/span>
換個角度來解答這位媽媽的困惑,學琴,不光是學習彈琴,它對孩子是全的方
位的培養(yǎng),包括性格方面。練琴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性、責任心,如果父母拿捏
得好,孩子不僅在音樂上能有所成就,對情商的培養(yǎng)也有很大的幫助。但如果抱
著隨便學學的心理,對很多事都會有放任自流的心態(tài),結果學了幾年琴,孩子苦
也沒少吃,家長錢也沒少花,***后收獲的只是幾首彈得面目全非、錯誤百出的鋼
琴曲。
鋼琴比賽-多芬琴行-鋼琴由溫嶺市箬橫多芬琴行提供。溫嶺市箬橫多芬琴行()在樂器這一領域傾注了無限的熱忱和熱情,多芬琴行一直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的理念、以品質、服務來贏得市場,衷心希望能與社會各界合作,共創(chuàng)成功,共創(chuàng)輝煌。相關業(yè)務歡迎垂詢,聯(lián)系人:葉老師。同時本公司()還是***從事玉環(huán)鋼琴,優(yōu)質鋼琴,立式鋼琴的廠家,歡迎來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