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雞亞種甚多,個體大小和羽色變化亦大,但基本特征相同,現(xiàn)僅以雉雞東北亞種為例描述如下:
雄鳥前額和上嘴基部黑色,富有藍綠色光澤。頭頂棕褐色,眉紋白色,眼先和眼周裸出皮膚緋紅色。在眼后裸皮上方,白色眉紋下還有一小塊藍黑色短羽,在相對應(yīng)的眼下亦有一塊更大些的藍黑色短羽。耳羽叢亦為藍黑色。頸部有一黑色橫帶,一直延伸到頸側(cè)與喉部的黑色相連,且具綠色金屬光澤。在此黑環(huán)下有一比黑環(huán)更窄些的白色環(huán)帶,一直延伸到前頸,形成一完整的白色頸環(huán),其中前頸比后頸白帶更為寬闊。上背羽毛基部紫褐色,具白色羽干紋,端部羽干紋黑色,兩側(cè)為金***。背和肩栗紅色。下背和腰兩側(cè)藍***,中部灰綠色,且具黃黑相間排列的波浪形橫斑;尾上覆羽黃綠色,部分末梢沾有土紅色。小覆羽、中覆羽***,大覆羽灰褐色,具栗色羽緣。飛羽褐色,初級飛羽具鋸齒形白色橫斑,次級飛羽外翈具白色蟲蠢斑和橫斑。三級飛羽棕褐色,具波浪形白色橫斑,外翈羽緣栗色,內(nèi)翈羽緣棕紅色。尾羽黃***,除***外側(cè)兩對外,均具一系列交錯排列的黑色橫斑;黑色橫斑兩端又連結(jié)栗色橫斑。頦、喉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胸部呈帶紫的銅紅色,亦具金屬光澤,羽端具有倒置的錨狀黑斑或羽干紋。兩脅淡***,近腹部栗紅色,羽端具一大形黑斑。腹黑色。尾下腹羽棕栗色。
雌鳥較雄鳥為小,羽色亦不如雄鳥艷麗,頭頂和后頸棕白色,具黑色橫斑。肩和背栗色,雜有粗著的黑紋和寬的淡紅白色羽緣;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羽色逐漸變淡,呈棕紅色和淡棕色,且具黑色***紋和窄的灰白色羽緣,尾亦較雄鳥為短,呈灰棕褐色。頦、喉棕白色,***余部沙***,胸和兩脅具黑色沾棕的斑紋。
虹膜栗紅色 (♂)或淡紅褐色 (♀),嘴暗白色,基部*** (♂)或端部綠***,基部灰褐色 (♂),跗蹠黃綠色,其上有短距 (♂),跗蹠紅綠色,無距 (♀)。
大小量度:體重♂1264-1650g,♀880-990g;體長♂730-868mm,♀590-612mm;嘴峰♂33-36mm,♀29-30mm;翅♂213-245mm,♀210-220mm;尾♂435-528mm,♀225-286mm;跗蹠♂61-79.5mm,♀57-60mm。
?。ㄗⅲ骸嵝坌?;♀雌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