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術(shù)
文章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 ( 2009-8-20 ) 瀏覽次數(shù):357
1、整地。每畝施土雜肥3000~4000kg,然后將地深翻20cm,整平、耙細,做成寬1m的畦,或順山勢做成80~100cm寬的條形田,以備移栽。
2、澆水。幼苗期和移栽后的緩苗期,若遇干旱,應(yīng)適時澆水,可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花期適當澆水可提高坐果率。
3、中耕除草。***需適時松土保墑。
4、剪枝追肥。剪枝分冬季修剪和生長期修剪。冬季修剪在落葉后或早春發(fā)芽前進行,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剪枝后,每株***追施土雜肥3kg或復(fù)合肥0.1~0.2kg,挖穴施入根旁,覆土蓋嚴,并適當向根部培土。
[收獲加工] “白露”前后,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置于沸水中稍煮片刻或蒸半個小時,曬干,稱“青翹”。“寒露”前后,果實熟透變黃,果殼開裂時采收,曬干后,除凈雜質(zhì),篩去種子,稱“老翹”。***遇雨果實變黑,應(yīng)選晴天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