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制種田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確保其豐產(chǎn)增收的關鍵所在。但由于親本性狀、氣候條件、土壤類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時很難花期相遇,從而影響到產(chǎn)量的提高。應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補救,減少損失。 對發(fā)育緩慢的親本應偏水偏肥,促進生長發(fā)育;對發(fā)育較快的親本在根部一側進行斷根,***其生長。這樣做,可促使父、母本花期協(xié)調相遇。 對生長遲緩的親本,可在12片可見葉時,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可使父本提前出雄穗或母本果穗提早吐絲,促使其花期相遇。

父本散粉期一般在7天左右,如果父本早出雄穗,要將母本及早摸苞帶二片葉去雄;或將果穗苞葉剪掉1厘米,以促進雌穗發(fā)育,提前吐絲,花期相遇。母本吐絲偏早,父本雄穗還未散粉,可剪短母本花絲,提前兩天接受花粉,增加結實率。人工輔助授粉。輔助授粉應在晴天上午9-10時露水干后,散粉*多時候進行。授粉時應邊采粉邊授粉,否則時間過長會影響花粉的生活力。如果人工輔助授粉后在兩個小時內遇雨,再補授一次花粉為宜。
蘆筍種子種植前處理
栽培措施
1.育苗
在我區(qū)宜春季育苗,一般在4月上、中旬,苗床施足基肥。蘆筍種子種皮革質化,透水性差,吸水慢,播前用25~30℃的水浸泡2~3天,經(jīng)催芽后播種。播完覆細土,并蓋草保濕。10~15天開始出苗,育苗用種0.5~1千克/667平方米,育成苗可栽大田0.6~1公頃。
2.選地
蘆筍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一般以土質肥沃、通氣性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具有保水保肥性的砂壤土或壤土為適宜;避免透氣性差的重粘土、耕作層淺、底土堅硬、強酸性或堿性土壤及石礫多的土地,前茬是番茄、甜菜、苜蓿的地塊也不宜種植蘆筍。
3.定植
我區(qū)宜在春季定植。綠蘆筍栽植行距為135~150厘米,白蘆筍為取土方便,擴大行距為180厘米,株距均為30厘米,定植溝寬40厘米,溝深25~30厘米,溝內鋪施基肥和復合肥,667平方米施土雜肥3000~4000千克,復合肥30千克,覆土4厘米。將幼苗按株距栽入溝內,覆土3~5厘米,澆透水,待一周緩苗后第二次覆土。
4.田管
蘆筍生長年限長,在~2年里應勤中耕、除草、加強肥水,培育健壯植株,使之盡快進入盛產(chǎn)期。
①施肥 蘆筍對肥料的需求量以氮肥*多,鉀、磷、鈣肥次之。秋季或早春重施農家肥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在嫩莖抽出4~5厘米高時,給予足夠的水分和養(yǎng)分,追催芽肥尿素7~10千克/667平方米;采收期追肥2~3次,先重后輕,增施磷鉀肥,配合;采筍結束后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1000千克及尿素15千克,進行復壯;8月施人糞尿;后一次追肥在霜前2個月結束,以防秋季發(fā)新梢。
早春番茄育苗要注意以下幾點:
1、種子消毒:防治番茄葉霉病、斑枯病、早疫病、***病等病害宜選用溫湯浸種的方法,即把種子放在55℃的熱水中,邊攪拌邊浸種15分鐘,之后在30℃的溫水中浸泡4~5小時后撈出,在30℃環(huán)境中催芽。防毒病,可選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后用清水洗干凈催芽。

2、苗床土消毒:在播前床土澆透水后,用72.2%普力克水劑500~600倍液噴灑苗床,每平方米噴灑2~4公斤。或多菌靈消毒,每1000公斤床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25~30克,處理時,先把多菌靈配成水溶液,接著噴灑在床土上,拌勻后用塑料薄膜嚴密覆蓋,一般經(jīng)2~3天即可土壤中的枯萎病等多種病原菌。
3、早施基肥:營養(yǎng)土配制時施入的肥料充足,整個苗期可不用施肥,如果發(fā)現(xiàn)幼苗葉片顏色變淡,出現(xiàn)缺肥癥狀時,可噴施少許質量有保證的磷酸二氫鉀500倍液。
由于香椿種子發(fā)芽比較慢,大多數(shù)人在種植香椿的時候都采用人工催芽的方法使香椿種子盡早發(fā)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香椿種子催芽技術。
香椿種子帶有單翅或雙翅狀果皮,播前對香椿種子催芽十分重要。香椿種子催芽前先用手搓去翅膜,用1%的甲醛溶液浸泡20分鐘后,清洗干凈。然后放入5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10-20小時,撈出后淋去水分,攤開晾一下,按種沙1:2的比例混合均勻催芽,濕度不低于75%,也不宜過濕。香椿種子催芽適溫20-25℃,*不低于10℃,*不超過30℃,一般5-6天,約一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在對香椿種子進行完常規(guī)催芽之后,通常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中還會采取二段式催芽方法。二段式催芽方法,即對整個催芽過程分二段進行。先對種子進行常規(guī)催芽(不疊盤),待幼芽露白后再進行播種和疊盤催芽。

二段式香椿種子催芽技術操作步驟:先清洗育苗盤,在盤中鋪一層濕潤的白棉布,將已經(jīng)浸種的香椿種子播入育苗盤中,每盤播種子750-1000克(干種子重量),再在種子上面覆蓋濕的白棉布,上下鋪墊保濕盤,放在催芽車間進行催芽管理,溫度控制在20-23℃,每天應對種子進行1次淘洗,并進行2-3次翻倒,同時對保濕盤進行噴水,以保持種子適宜溫度、濕度和通風條件,使種子發(fā)芽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