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井施工方案
1.1沉井施工程序
清理場地→測量放樣→基坑開挖→鋪設磚墊層→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水下砼封底→鋼筋砼底板
1.2沉井制作
采用一次制作、一次下沉的方案
1.3沉井制作控制
1.3.1模板的對銷螺栓中部焊止水鐵片,兩頭焊小鋼筋頭作為木瓦絲的***銷,拆模時割除外露螺栓,用環(huán)氧砂漿填塞養(yǎng)護,以防滲水。
1.3.2沉井井壁砼抗?jié)B要求較高,不得出現(xiàn)滲漏,采用抗?jié)Bs6混凝土。
1.3.3施工縫周邊留鋼板止水條,另外砼表面鑿毛處理,用水沖洗干凈,方可澆筑上層砼。
1.3.4預留洞口下沉時用鋼板封堵,并用角鋼加井字撐。同時對洞口用粘土和磚密實填筑。
1.4沉井下沉
下沉前準備工作:
沉井制作完成,在***、清理期間,需完成下沉前的如下工作:
拆模,補螺栓眼。井壁與封底砼,底板砼接觸處鑿毛。預留筋處理,底板與井壁預留筋上層筋向下掰,下層筋向上掰。沉井四角設立高程點,東西南北各中軸線用黑線在井壁彈注,便于下沉過程中及時測量高程,糾正偏差。對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本沉井采用不排水下沉,待沉井刃腳砼強度達到100%,上部強度達到70%以上,即可開始下沉,采用泥水下沉,泥漿經(jīng)沉淀后集中外運。
在沉井下沉過程中,由專人負責測量工作,專人檢查及時將測量結(jié)果通知現(xiàn)場負責人,指揮井內(nèi)施工人員及時調(diào)整、糾正,初沉時觀察井的四周高程和沉井的軸線對稱情況,每班不少于2次。
沉井下沉質(zhì)量控制
技術人員加強監(jiān)測,控制下沉進度及糾偏。
沉井開始下沉4m內(nèi),保持沉井的平臺位置與垂直度的正確,防止繼續(xù)下沉。
保持沉井下沉的高程偏差、位移偏差滿足規(guī)范要求,以在沉井頂板施工時消除誤差。
針對下沉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的不同原因,分別采取措施及時糾偏,保證沉井順利、準確下沉到位。
距終沉2m時,加密監(jiān)測,控制下沉速度,保持沉井平衡就位,根據(jù)測試的貫性下沉量,預留一定的自沉量。
1.5水下砼封底、底板
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后,應立即進行素混凝土封底施工,要求采用水下封底,并在封底混凝土頂面預留插筋,封底混凝土澆筑時,應對稱均勻,防止對土層擾動。在封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值前,應保持井內(nèi)外水位相等,以免封底混凝土承受水壓,影響封底效果。當封底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抽水,抽干后不得有滲水現(xiàn)象,否則應修補。
2.泥水平衡法頂管施工方案
2.1設備選擇
綜合考慮各項因素決定采用遙控式泥水平衡頂管系統(tǒng)設備,遙控式泥水平衡頂管系統(tǒng)它有以下優(yōu)點:
2.1.1適用的地質(zhì)范圍比較廣,如遇地下水位高以及地質(zhì)范圍變化大的土質(zhì)條件,它也能適用。
2.1.2保持挖掘面的穩(wěn)定,對周圍土層的影響比較小,施工后,地面沉降也較小。
2.1.3其他類型頂管相比,泥水式頂管的推力比較小,適宜長距離頂管。
2.1.4作井內(nèi)作業(yè)環(huán)境比較好,作業(yè)比較安全,如挖掘面穩(wěn)定,不碎地造成地面沉降而影響交通及各種公用管線的安全。由于采取泥水輸送棄土,沒有吊土、搬運土方等客觀比較容易發(fā)生***的作業(yè)??梢栽诖髿獬合鹿ぷ?,不會有因采用氣壓頂管帶來的各種問題以及影響作業(yè)人員的健康等。
2.1.5可以連續(xù)出土,因此作業(yè)速度快。
2.2進出洞口措施:
頂管順利進出洞是頂管成功的基礎,我們考慮到土質(zhì)條件較差,提出以下進出洞口措施:
2.2.1進出如造成洞口周圍地基塌隱,應進行回填粘土壓密加固,必要時加以井點降水疏干土體水分,另外在頂留洞外側(cè)安裝槽鋼封門,以便在頂進之前能順利拆除預留孔磚墻,拔起鋼封門后立即將掘進機推出洞口。
2.2.2使出洞口在施工中不發(fā)生泥水流失,洞口止水裝置必須良好,必須做到:止水膠圈安裝平整牢固,水密性良好;止水膠圈安裝位置必須與管道在同一軸線。
2.2.3確保工具管安全進出洞,盡量避免泥水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在必要時,我們可以對洞口外的土體采取壓密注漿進行加固。
2.3管道外圍壓注觸變泥漿減摩
為了減小管道外壁的摩阻力,必須在管道外圍壓注觸變泥漿。
觸變泥漿壓注力和耗量:觸變泥漿的壓注力應與注入土層的土體壓基本相當或略大,而觸變泥漿的耗量亦應略大于或等于地層土體的損失量。
觸變泥漿的配比及拌制:
2.3.1多次試驗,采取成品膨潤土的配合比如下:
膨潤土:水:堿=100:614:2.0(重量比)
2.3.2漿的拌制要均勻。首先將定量的水放入拌和桶內(nèi),開動拌和機徐徐投入膨潤土,拌和2-3分鐘,繼續(xù)攪拌7-8分鐘,即成泥漿。制成的泥漿排放入貯漿池內(nèi)貯存12小時,使膨潤土、水、堿發(fā)生置換作用,形成穩(wěn)定性良好,且有一定粘度的泥漿,使用時用泵壓至管道外圍。
2.3.3漿的壓注方法:
采用在頂管機壓漿、中繼環(huán)補漿的方法,對掘進機壓漿要與頂進同步,以迅速在管道外圍空隙形成粘度高、穩(wěn)定性好的膨潤土泥漿層。
2.3.4泥漿的置換
每段管道頂進完成后,立即用2:1水泥漿將泥漿置換出來,以確保管道外圍土體有足夠的支撐和減少滲漏水。
2.4頂管推進
***大允許推頂力
頂管中推頂力不僅受設備的制約,而且受工作井后靠土體穩(wěn)定的允許反力和管材軸向承壓力的限制,因此在頂管施工中允許推頂力應受諸多因素中的***小允許承載力來決定。
2.5管材和接口
我們選用符合建設單位要求的成套管材,進場時按規(guī)范進行驗收,不合格品予以清退,并附相應合格檢測報告。
按管前再次檢查管子接口的槽口尺寸,橡膠圈和襯板的外觀和質(zhì)地。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接管時可在接口外均勻涂抹上溥層硅油等橡膠無腐蝕性的潤滑材料以減小摩阻力,承插接管時加力要均勻,應保證橡膠圈不移位,不反轉(zhuǎn),不露出管外,頂管結(jié)束后要按設計要求對管接口進行處理,對管道進行防腐。
2.6頂管施工
頂管施工質(zhì)量的好壞與設備安裝的***度有直接的關系。安裝前,應根據(jù)已知的控制點、標高,準確無誤地測放出進出洞口的標高和頂管的軸線,并依此測放設備和安裝位置。導軌、千斤頂支架、靠背等設備必須安放準確牢固,以保證頂管的順利進行。
2.6.1推力的理論計算:(Φ1200計算)
F=∏*D*L*f+N
其中F―頂進阻力
(D―管外徑1.4米p―控制土壓力)
P=Ko*γ*Ho
式中 Ko―靜止土壓力系數(shù),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進機中心的厚度,取***大值6m
γ―土的濕重量,取1.9t/m3
P=0.55*1.9*6=6.27t/m2=62.7KN/m
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摩阻力,取4.0KN/m2
D―管外徑1.4m
L―頂距(***大頂距為120米)
N=3.1496.47KN/m2
F=∏*D*L*f+N=3.14+96.47=2206.55 KN
=220.66T
通過理論計算得總站選用2臺125T千斤頂,設計頂力為250T。
2.6.2后背的計算
后背在頂力作用下,產(chǎn)生壓縮,壓縮方向與頂力作用方向一致。當停止頂進,頂力消失,壓縮變形隨之消失。這種彈性變形即象是正常的,頂管中,后背不應當***,產(chǎn)生不允許的壓縮變形。
后背不允許出現(xiàn)上下或左右的不均勻壓縮。否則,千斤頂在余面后背上,造成頂進偏差。為了保證頂進質(zhì)量和施工案例,施工時應后背的強度和剛度計算
2.7在頂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2.7.1隨時注意主泵壓力的變化,當發(fā)現(xiàn)壓力突然上升(有障礙物)或下降(遇軟弱土層)時,應立即停止頂進,查明原因,以防發(fā)生意外。 2.7.2千斤頂?shù)纳扉L值,不得超過臨界沖程。
2.7.3應連續(xù)頂進,不得長時間停歇。
2.7.4根據(jù)土質(zhì)進行頂進壓力控制,頂進時及時補漿,并注意注漿壓力及注漿量的控制。
2.7.5加強對頂進速度的控制,加強監(jiān)測,及時控制,糾正偏差。 2.7.6停止頂進,一定要使挖掘面保持一定的壓力,防止漏水及土層中泥水流失,尤其是出洞時,更應注意這個問題。
2.7.7另外,在管道在頂進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土層中夾有小石塊,這些土層會對管道頂進很不利,在這一部分管道施工前我們首先要對現(xiàn)場進行更進一步的踏勘,與有關部門聯(lián)系,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掌握確鑿的資料,以便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
2.8頂進監(jiān)控
2.8.1前期測量:
頂管前,應在工作井處設置管道軸線控制樁和臨時水準點、工作井護樁,以便復核頂管軸線和工作井位置是否移動。開始頂進前,準確測量掘進機中心的軸線標高偏差,并作好原始記錄。
2.8.2頂進測量:
測量儀器固定安放在工作井的后部千斤頂架子中心,并在工作井內(nèi)建立臨時測量系統(tǒng)。管道頂進過程中必須按要求測量和控制管道標高及中心偏差,并作好記錄。每頂進50cm必須測量一次,
2.8.3竣工測量:
一段管面完后,應立即在每節(jié)管道上選點,測量其中心位置和管底標高。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繪制竣工曲線,以便進行管道質(zhì)量評定。測量地段的沉降。并作好記錄以確定頂管施工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情況。
3.接入老井
因為接入老井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針對本工程接入老井的施工部分,做了如下考慮:
3.1頂管工程中,為使管子能順利從工作井內(nèi)出洞,一般采取工作井預留洞口比管節(jié)外徑略大些(一般為100mm)的方式,頂進時此間隙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封閉,否則地下水和泥砂就會從該間隙流到工作井內(nèi),會造成洞口上部地表的塌陷,甚至會造成事故,殃及周圍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的安全。因此,頂管過程中洞口止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必須認真、仔細地做好此項工作。
3.2我們采用的洞口止水方法是在工作井制作時,需在出洞口處做一弓形的止水墻,以便將洞口止水裝置安裝在平面上。止水墻的混凝土標號同工作井混凝土標號,預先在洞口預埋一個10mm厚鋼法蘭,在鋼法蘭上焊接螺栓,安裝16mm厚橡膠法蘭,用10mm厚鋼壓板壓緊。
3.3接入老井時應首先抽干老井的水,并設置鼓風機保持管道內(nèi)通風,并采用***氣體探測儀進行探測,確保***氣體濃度低于***值時,方可下井作業(yè),所有下井接通人員必須佩帶防毒面具,身上配備安全繩索,地面需由執(zhí)勤人員,并需要有懂急救常識的人值班,并配備急救***箱。下井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地面人員應每隔5秒與井下人員對講一次,確保井下人員安全,如有緊急情況立即拉動繩索,將井下施工人員救出。
通過以上的方案,我們可以看出,在現(xiàn)階段的頂管施工中,***任然是做好地下土質(zhì)的分析,確定機頭的選型,并確定頂力計算。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時常出現(xiàn)安全事故的老井接入問題,也需充分考慮各種安全因素,確保施工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