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heropic/311175/p1/20200516141226_4736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heropic/311175/p1/20200516141225_9580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heropic/311175/p1/20200516141227_5050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heropic/311175/p1/20200516141224_7704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heropic/311175/p1/20200516141225_4423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heropic/311175/p1/20200516141227_0831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heropic/311175/p1/20200516141224_9423_zs_sy.jpg)
在古建筑的石作施工中,由于設(shè)計要求的不同,我們還會碰到名目繁多的石構(gòu)件。如須彌座的制安在選材和施工的工藝要求都特別高,這當(dāng)中束腰石、上梟石、下梟石都要打鑿精致。為了體現(xiàn)古建筑的整體設(shè)計效果,石作工程中的各種石構(gòu)件,就其安裝的部位不同,有的要求制作細(xì)膩、小巧玲瓏,有的要粗獷、奔放厚重,這些都要求我們在施工中去體味、揣摸。
古建筑中梁支撐桁進(jìn)而支撐屋面,而現(xiàn)今對進(jìn)深要求不大的建筑可以將平梁更改為隨坡面的折梁,這不但減少了工程造價,也可相對增加整個建筑物的室內(nèi)高度,不會有壓迫感。
正因為古建筑擁有以上特點,所以在仿古建筑中應(yīng)盡可能的以現(xiàn)在工藝的手段實現(xiàn)以上特點。中國古建筑中以明清時期的蘇式園林古建代表性,也為人們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蘇式古建為主。
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于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fēng)格的各種建筑物,如亭、臺、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xiàn)各種的園景。以常見的亭、廊、橋為例,它們所構(gòu)成的藝術(shù)形象和藝術(shù)境界都是獨具匠心的。如亭,不僅是造型非常豐富多彩,而且它在園林中間起著“點景”與“引景”的作用。如蘇州西園的湖心亭、拙政園別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園的五龍亭。再如加廊,它在園林中間既是引導(dǎo)游客游覽的路線,又起著分割空間、組合景物的作用。至于中國園林中的橋,則更是以其豐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藝術(shù)上大放異彩。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玉帶橋。它們各以其生動別致的造型,把頤和園的景色裝點得更加動人。此外,江蘇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蘇州拙政園的廊橋則又是另一種風(fēng)格,成為這些園林中引人注目的園景之一。
![](https://img3.dns4.cn/vcard/c_311000/311175/20200403140110_0837.jpg)